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冀北冷凉山区糜黍种植密度及施肥优化模式研究
引用本文:王艳芝,应飞,盖颜欣.冀北冷凉山区糜黍种植密度及施肥优化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0(20).
作者姓名:王艳芝  应飞  盖颜欣
作者单位: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河北承德,承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河北承德,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河北承德
基金项目: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糜黍新品种引进开发及种质资源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802B014)。
摘    要:糜黍是糜子和黍子的通称。由于糜黍具有抗旱、耐热、耐盐碱的特性,因此决定着它在旱作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筛选试验1],研究冀北糜黍亩留苗密度及化肥用量,从中筛选出最佳的标记条件。结果表明:冀北山区各品种糜黍适宜播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初,最适种植密度为60万/hm2,最适行距为宽窄行20~40 cm。适量施肥,氮肥 ( N )、磷肥 ( P2O5 )、钾肥 ( K2O )各45 kg/hm2为宜,增产显著。

关 键 词:冀北  冷凉山区  糜黍  密度  施肥
收稿时间:2020/6/18 0:00:00
修稿时间:2020/6/18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农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农业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