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花生TCP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引用本文:王通,赵孝东,甄萍萍,陈静,陈明娜,陈娜,潘丽娟,王冕,许静,禹山林,迟晓元,张建成.花生TCP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组织表达特性分析[J].作物杂志,2021,37(2):35-222.
作者姓名:王通  赵孝东  甄萍萍  陈静  陈明娜  陈娜  潘丽娟  王冕  许静  禹山林  迟晓元  张建成
作者单位:1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花生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266100,山东青岛2临沂市农业科学院,276012,山东临沂3德州市临邑县农业农村局,251500,山东德州
基金项目: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CARS-1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7YL017);青岛市应用基础青年专项(17-1-1-51-jch);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146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16B0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18E21);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2017LZGC003);广东省重点领域研究计划(2020B020219003);青岛市科技惠民专项(19-6-1-61-nsh)
摘    要:TCP基因家族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调控,尤其在花器官和分生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花生中尚无TCP相关基因的报道。为研究花生各TCP转录因子的生物调控作用,以及为进一步分析花生TCP基因提供参考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对花生TCP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分析其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和基因表达模式。结果分别从花生野生种和栽培种鉴定出19个和32个TCP基因,不均匀分布在9个野生种染色体和14个栽培种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51个花生TCP基因可划分为亚家族Ⅰ(PCF)和亚家族Ⅱ两个亚类,其中亚家族Ⅱ包括2个分支,CINCYC/TB1。这些基因都含有高度保守的bHLH结构域,但其内含子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内含子数量及长度分布与基因的系统进化有较大关系,其中亚家族Ⅰ成员的内含子较少,亚家族Ⅱ内含子较多,且长度差异较大。表达谱分析显示,仅有7个基因在各组织中呈现显著差异性表达,其中有6个基因的差异表达与分生组织和花器官有关,推测其在花生茎尖和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 键 词:花生  TCP转录因子  全基因鉴定  基因表达  
收稿时间:2020-07-23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