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现状及其繁殖特征
引用本文:吴晓峰,耿智,冯广朋,赵峰,张涛,杨刚,庄平.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现状及其繁殖特征[J].海洋渔业,2020,42(2):205-213.
作者姓名:吴晓峰  耿智  冯广朋  赵峰  张涛  杨刚  庄平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口渔业生态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口渔业生态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物种品种资源保护费项目
摘    要:根据2017—2018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的种群结构和繁殖特征。崇明西滩、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水域中华绒螯蟹的CPUE均值分别为(0.81±0.23)、(0.49±0.57)、(0.32±0.29)、(1.02±0.37) kg·(网·d)~(-1)。中华绒螯蟹规格在空间分布上呈由中游至下游逐步下降的趋势,在时间上各调查站位变化规律各有不同。中华绒螯蟹总体雌雄性比为0.36∶1,崇明东滩和横沙浅滩雌蟹比例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九段沙雌蟹比例则一直维持在20%的水平,且显著小于其他3个调查站位。调查期间九段沙水域均可捕到抱卵蟹,抱卵率随时间推移先降低后升高。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抱卵蟹的相对繁殖力分别为(12.80±4.14)×10~2、(13.10±6.25)×10~2、(7.82±4.47)×10~2粒·g ~(-1)。

关 键 词:长江口  中华绒螯蟹  种群结构  繁殖特征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渔业》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渔业》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