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处理措施下玉米植株氮素变化特点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冯荣成,雷晓隆,王春虎.不同处理措施下玉米植株氮素变化特点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5(2):66-69.
作者姓名:冯荣成  雷晓隆  王春虎
作者单位:1. 河南省获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获嘉453800
2. 河南科技学院 洛阳453003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循环农业科技工程项目,国家粮食丰产工程项目
摘    要:针对华北地区小麦和玉米一年两熟轮作的特点,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耕作措施下夏玉米植株组织器官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为科学制定耕作措施以夺高产及植株氮素营养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处理4(麦秸还田+沼渣液+旋耕)的植株氮含量高于其他5种处理,该处理的玉米平均产量最高,达到912.8 kg/亩,比处理3(麦秸还田+免耕+苗期深中耕)的平均产量864.1 kg/亩高48.7 kg/亩,比处理2(麦秸还田+免耕+苗期浅中耕)的平均产量840.6 kg/亩高72.8 kg/亩,比处理5(麦秆还田+免耕+苗期不中耕)的平均产量805.7 kg/亩高107.1 kg/亩,比处理6(麦秆还田+免耕+苗期不中耕)的平均产量804.0 kg/亩高108.0 kg/亩,比处理1(麦秸不还田+免耕+苗期不中耕)的平均产量737.5 kg/亩高175.3 kg/亩,而且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由此看出小麦秸秆还田+沼渣液+旋耕处理方式有利于夏玉米获得高产。

关 键 词:玉米  产量  耕作措施  含氮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