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肉品检验中检出家免假结核病的报告
引用本文:叶祝年,蔡祖德,楊国华.肉品检验中检出家免假结核病的报告[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60(1).
作者姓名:叶祝年  蔡祖德  楊国华
作者单位:上海市肉类联合加工厂,上海市肉类联合加工厂,上海市肉类联合加工厂
摘    要:(1)家兔假结核病之流行因素为:①假结核巴氏杆菌在自然界广泛散布于尘埃、土壤和水中,也可发现于饲料中;②家兔处于不良之饲养管理条件下,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显著减弱;③不良之饲养管理促使病菌随着污染之饲料和褥草由消化道而感染。以上三种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之因素存在,均能促使假结核病在家兔中流行。 (2)家兔自然感染假结核病后,主要病变集中于盲肠蚓突与回盲部圆小囊上,脾和肝上有病变者较少,肺上有病变者更少。极少数病例系败血型者。瓋变之特征为蚓突与圆小囊上有白色或灰白色之假结节,肝、脾与肺上有白色结节。假结节或结节不硬,内容物呈膿酪样。 (3)家兔之假结核病由于假结核巴氏杆菌所引起,在病变材料内可分离出此种细菌。 (4)假结核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极染色之球杆菌,培养以后呈细球菌、球杆菌或小杆菌样,不抗酸。初次可在普通琼脂、血琼脂与麦康凱琼脂上分离,48小时左右即能旺盛长出。菌落圆形,中等大小,不溶血,呈灰白色,培养时间稍长其中心呈现黄色。菌落边缘开始时较光滑,时间延长则呈皺折状。本菌之生化反应如下: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木胶糖、甘露醇、鼠李糖、水杨素,产酸均不产气;不能发酵乳糖、肌醇、棉实糖和伯胶糖;对蔗糖一部份菌株不能发酵,一部分菌株在接种后1—2日沿穿刺线之下部有轻度发酵现象,然5—7日后发酵现象又重新慢慢消失,此与蛋白腖被分解产生硷性化合物而使pH值升高有关。 (5)假结核巴氏杆菌能在一日内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与果糖,能在1—2日发酵木胶糖与甘露醇,对鼠李糖之发酵则需1—3日,对水杨素之发酵则更迟至3—5日。 (6)假结核巴氏杆菌不能发酵伯胶糖,不能产生靛基质,对甲基红试验显阳性反应,对服潑二氏试验显阴性反应。 (7)假结核巴氏杆菌之部分菌株在半固体培养基内呈现明显之运动力。 (8)假结核巴氏杆菌对豚鼠之致病力最强,对家兔之致病力次之,对小白鼠之致病力又次之。鳹子对本菌有比较强之抵抗力。 (9)假结核巴氏杆菌如用口服法感染,则病变集中于消化道;用吸入法感染,病变集中于肺;用皮下注射法感染,病变集中于接种部位之组织、淋巴结以及其他内脏;用静脉注射法感染,则形成败血型病例;用皮肤划伤法感染,仅仅划伤处有轻度化脓现象;在豚鼠之未破皮肤上涂擦菌液,不发生感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