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种养模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引用本文:周江伟,刘贵斌,吴涛,谷婕,黄璜.不同种养模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13).
作者姓名:周江伟  刘贵斌  吴涛  谷婕  黄璜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摘    要:试验共设稻鳖鱼(RTF)、稻鳖(RT)、稻鱼(RF)、水稻单作(RM)4个处理,考察水稻根系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RTF、RT、RF种养模式总根数、根长、根体积、干物质质量、根系活力、SOD活性均显著高于RM模式;RTF、RT、RF种养模式单株总根数在分蘖期较RM模式分别增长8.96%、5.77%、4.47%,根系干物质质量分别增加35.27%、9.54%、20.33%,根系活力分别高28.91%、79.50%、15.09%。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性状,RTF、RT、RF模式水稻产量较RM模式分别增加15.21%、5.96%、13.22%。结果表明,稻田生态种养模式能够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并增加水稻产量,复合生态种养模式的效果优于单一种养模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