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地方鸭品种的边际多样性分析
引用本文:张扬,姚文成,卢立志,王兆山,王维,徐琪,常国斌,陈国宏.中国地方鸭品种的边际多样性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8(2).
作者姓名:张扬  姚文成  卢立志  王兆山  王维  徐琪  常国斌  陈国宏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苏益客食品有限公司
摘    要:为系统评价中国地方鸭品种或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并使保种经费得到最为有效的分配和使用,采用边际多样性方法,并结合STR分型的DNA遗传距离、灭绝概率等对中国21个地方鸭品种或遗传资源的品种贡献率、边际多样性及保护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山麻鸭、广西小麻鸭、吉安红毛鸭的灭绝概率最高,分别达到0.67、0.59和0.59;临武鸭、金定鸭、高邮鸭的灭绝概率最低,分别为0.15、0.18和0.19;群体现实多样性为7.718 6,500年后群体期望多样性为5.138 4±1.150 2;中国番鸭的边际多样性最大(-2.189 6),占期望多样性的42.61%;广西小麻鸭次之(-0.484 9),占期望多样性的9.44%;金定鸭的边际多样性最小(-0.119 2),占期望多样性的2.32%。番鸭的保护潜力最大(0.612 0),广西小麻鸭次之(0.287 6),金定鸭的保护潜力最小(0.021 0)。该研究计算的保护潜力可为制定中国地方鸭品种或遗传资源的保护顺序提供了理论参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