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稻田不同种群乱草形态差异及药剂防治效果比较
摘    要:调查浙江省嘉兴市和湖州市两地稻田乱草发生及危害情况,考察不同种群乱草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并测定乱草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性差异。乱草分布及危害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生频率为5.6%~33.3%,危害等级以Ⅰ级危害为主,其中嘉兴市秀洲区、海宁市、桐乡市和湖州市安吉县等4个地区部分稻田存在Ⅱ级危害。7个不同种群乱草株高、穗长等性状比较结果表明,种群S3(浙江省桐乡市龙翔街道单桥村)的株高、穗长和剑叶长与其余种群表现差异显著,各种群间每穗粒数表现差异显著,其余性状如节数、剑叶宽和单株分蘖数各种群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种群乱草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群乱草对■唑酰草胺均表现敏感,说明■唑酰草胺可用以防治乱草,但不同种群间对■唑酰草胺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浓度梯度试验结果表明,种群S7(安吉县递铺镇宋家湾村)对■唑酰草胺存在一定的抗性。不同种群对相同药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说明建立敏感性监测以有效防控乱草和避免其对药剂产生抗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