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几种桑园套种模式及其产值构成因子的变化分析
引用本文:刘万顺,;吴振峰,;吴涛,;张宗芳,;董诗永.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几种桑园套种模式及其产值构成因子的变化分析[J].中国蚕业,2014(4):17-20.
作者姓名:刘万顺  ;吴振峰  ;吴涛  ;张宗芳  ;董诗永
作者单位:[1]江苏省丰县欢口镇农技中心,江苏丰县221711; [2]河南省商丘市农业局蚕桑技术推广站,河南商丘476000; [3]山东省菏泽市蚕桑办,山东菏泽224002; [4]山东省枣庄市农业局,山东枣庄277100; [5]安徽省砀山县畜牧局,安徽砀山235300
摘    要:对苏鲁豫皖接壤地区6种桑园套种模式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试验,结果表明:6种套种模式桑叶产量的顺序为桑—西瓜(36.079 t/hm2)>桑—草莓(35.183 t/hm2)>桑—马铃薯(32.089 t/hm2)>桑—生姜(31.321 t/hm2)>桑—大豆(28.013 t/hm2)>桑—玉米(26.307 t/hm2).套种作物产值对桑园的整体产值影响很大,如桑—生姜的产值是36.395万元/hm2、而桑—大豆的产值仅7.509万元/hm2,二者相差28.886万元.在产值、产量、价格三因素中,产值变异系数(0.986)>价格的变异系数(0.751)>产量的变异系数(0.682),在产量和价格2个变量中,价格对产值的影响较大,在产量和价格的共同作用下,套中作物产值对桑园整体产值影响最大.因此,桑园套种要选择矮杆耐荫、价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生姜和草莓.

关 键 词:苏鲁豫皖接壤地区  桑园  套种品种  经济效益  模式分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