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胶东半湿润区不同播种密度和株行距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徐梦杰,王碧胜,孙筱璐,杨晓慧,侯靳锦,房全孝.胶东半湿润区不同播种密度和株行距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1):8-16+45.
作者姓名:徐梦杰  王碧胜  孙筱璐  杨晓慧  侯靳锦  房全孝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1627);
摘    要:为明确胶东半湿润区不同播种密度和株行距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调控机理,以当地主栽品种‘济麦22号’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株行距配置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地上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等指标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密度与基本苗、公顷穗数及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5和0.50,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在相同播种密度下,窄行宽株距处理明显优于宽行窄株距处理,其增产的关键是穗数的提高。当播种密度降低时,行距变化对冬小麦总分蘖数、公顷穗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均大于株距变化的影响,而株距变化对单株分蘖的影响大于行距变化的影响;株行距影响籽粒产量的主控因素为穗数,而通过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调控作用存在较大的年际差异。综上可知,胶东半湿润区播种密度和株行距主要通过穗数调控冬小麦产量,为实现小麦高产,推荐窄行(20 cm)宽株距(1.0 cm)和中高播种密度(500×104粒/hm2)为最佳播种方法。

关 键 词:冬小麦  株行距  播种密度  产量构成要素  群体动态  籽粒产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