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生物饵料组合对脊尾白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作者姓名:王林华  沈南南  江海仪  欧阳乐飞  张庆起  胡广伟  王攀攀  高焕
作者单位: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 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 连云港 222005;连云港赣榆佳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 连云港 222100;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 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 连云港 222005;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连云港 222005;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 江苏 南京 210014
摘    要:本研究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幼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牟氏角毛藻(Chaeroeeros moelleri)、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和卤虫(Artemia salina)无节幼体搭配投喂对脊尾白虾幼体的存活率(SR)、变态发育和消化酶的影响。结果显示,单一卤虫组的幼体变态发育速度最快,14 d内全部变态为仔虾,其他3组则需要15 d;单一卤虫组、牟氏角毛藻+卤虫组和轮虫+卤虫组的幼体变态为仔虾时的SR分别为84.33%、84.67%和83.00%,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牟氏角毛藻+轮虫+卤虫混合饵料组的幼体在Z5~P阶段大量死亡,变态为仔虾时的SR为35.67%。单一卤虫组投喂的脊尾白虾幼体的胃蛋白酶(1.94 U/mg prot)、脂肪酶(2.35 U/mg prot)和α-淀粉酶(0.13 U/mg prot)活力在4个组中最高,牟氏角毛藻+轮虫+卤虫组的胃蛋白酶(0.08 U/mg prot)、脂肪酶(0.91 U/mg prot)和α-淀粉酶(0.08 U/mg prot)活力在4个组中最低;牟氏角毛藻+卤虫组和轮虫+卤虫组的α-淀粉酶活力均为0.12 U/mg prot,而轮虫+卤虫组幼体的脂肪酶(1.78 U/mg prot)和胃蛋白酶(0.39 U/mg prot)比牟氏角毛藻+卤虫组分别高0.35和0.04 U/mg prot。研究表明,在脊尾白虾育苗过程中,投喂卤虫无节幼体(3~5 ind./mL),能提高幼体SR和加快变态发育速度,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加入一定的牟氏角毛藻可减缓养殖水体恶化的速度。

关 键 词:脊尾白虾  生物饵料  幼体发育指数  消化酶
收稿时间:2021/3/17 0:00:00
修稿时间:2021/5/7 0:00:00

Effects of live food combinations on the metamorphosis and larval development of Exopalaemon carinicauda
Authors:WANG Linhu  SHEN Nannan  JIANG Haiyi  OUYANG Lefei  ZHANG Qingqi  HU Guangwei  WANG Panpan  GAO Huan
Abstract:
Keywords:Exopalaemon carinicauda  Live food  Larval stage index  Digestive enzymes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