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毕节试验区坡耕地耕作制度分析
引用本文:阮培均,王孝华,顾尚敬,梅艳,杨远平.毕节试验区坡耕地耕作制度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104-107.
作者姓名:阮培均  王孝华  顾尚敬  梅艳  杨远平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551700;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551700;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551700;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551700;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551700
基金项目:该课题系国家科技攻关“西部开发”重大项目《贵州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部分内容.其课题任务书编号为:2005BA901A05.
摘    要:选择毕节试验区东部、中部、西部3县市9乡镇,对坡耕地耕作制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主要有油包、芋包、麦包、麦烟、烟苕、包苕、包肥等连作、套作两熟制,油包豆、麦包豆、芋包豆等连作套作三熟制;中部主要有芋包、麦包、麦烟、包荞、芋荞、包豆等套作间作两熟制,芋包豆、麦包豆套作三熟制;西部主要有芋包、包豆间作和麦包、麦烟套作两熟制,包谷、洋芋、荞麦单作一熟制.(2)坡耕地复种指数127.82%-176.92%,平均不到150%.(3)坡耕地耕作制度划分为东部温暖气候连作、套作两熟三熟区,中部温和气候套作两熟三熟区,西部温凉气候单作一熟套作两熟区.(4)提出了坡耕地耕制发展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毕节试验区  坡耕地  耕作制度  分析
文章编号:1007-7731(2007)19-104-04
收稿时间:2007-09-21
修稿时间:2007年9月2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