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凤华,王建军.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4(4):113-116.
作者姓名:张凤华  王建军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 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6518110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507); 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1DFA93140)
摘    要:选择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绿洲长期连作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连作棉田、轮作玉米、轮作大豆、玉米//大豆间作和休闲免耕5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有明显的影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在粒径53~250 μm为最高,占39%~53%,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最低; >250 μ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在不同种植模式间差异显著,表现为大豆轮作>玉米轮作>休闲免耕>棉花连作>玉米//大豆间作; 秋季作物收获后,轮作大豆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土壤团粒指数比春季分别减少18.7%和15.6%;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含量主要集中在>250 μm大团聚体中,而在微团聚体中含量较少; 不同模式土壤有机碳含量顺序为大豆轮作>玉米轮作>棉花连作>休闲免耕>玉米//大豆间作。比较几种种植模式,大豆轮作和玉米轮作有利于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可作为长期连作棉田较为理想的短期轮作倒茬模式。

关 键 词:轮作模式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长期连作

Effect of planting patterns on organic carbon and soil aggregate composition
ZHANG Feng-hu,WANG Jian-jun.Effect of planting patterns on organic carbon and soil aggregate composition[J].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Science),2014(4):113-116.
Authors:ZHANG Feng-hu  WANG Jian-jun
Abstract:
Keywords:planting patterns  aggregates  organic carbon  continuous cropping  arid land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