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鄂托克前旗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的主要草地型产草量及载畜量的变化
引用本文:乌仁曹,布仁吉雅,斯琴毕力格,乌日娜.鄂托克前旗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的主要草地型产草量及载畜量的变化[J].内蒙古草业,2008(2):47-49.
作者姓名:乌仁曹  布仁吉雅  斯琴毕力格  乌日娜
作者单位:[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草原站,内蒙古乌审旗017300 [2]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草原,内蒙古鄂托克前旗016200 [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水利局,内蒙古乌审旗017300 [4]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摘    要:2006年8月1日~2006年8月20日在鄂托克前旗自由放牧草地与不同恢复措施下的主要草地类型的产草量及载畜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封育措施下主要草地类型的产草量及载畜量都比自由放牧的高,平均高出1964.04kg/hm^2、0.70羊/hm^2。改良措施下的产草量及载畜量也比封育措施下的高,平均高出3290.46kg/hm^2、0.5羊/hm^2,而且优势牧草产草量比重上升明显。由此得出封育和改良等恢复措施有利于退化草地进入正向演替,且改良措施恢复效果比封育措施好。

关 键 词:产草量  载畜量  封育  改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