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草地放牧饲养要素分析
引用本文:周道玮,刘钟龄,赵成振,欧阳滔滔,李强,黄迎新.草地放牧饲养要素分析[J].中国草地学报,2024(1):1-10.
作者姓名:周道玮  刘钟龄  赵成振  欧阳滔滔  李强  黄迎新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草地畜牧重点实验室;2.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6040202,XDA28110203);
摘    要:饲养牲畜是草地放牧的目标,放牧饲养牲畜是草地饲草资源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放牧饲养要素包括草地生产率、适宜载畜率、饲草质量、牲畜生长需要和采食量及放牧方式。本文对这些要素进行了归纳分析,目的在于推进发展草地放牧饲养理论并推导草地生产和保护性利用的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草地生产率研究方法、适宜载畜率确定标准、划区轮牧区块数计算方法及间歇休牧期和放牧期确定方法。草地放牧饲养理论:基于土壤和气候,改善草地生产和饲草质量,制定适宜载畜率,确定合理放牧方式,满足放牧牲畜最佳生长需要,并维持草地健康,实现“双赢”或“三赢”。草地保护性利用关键技术:放牧场或割草场施肥,调整适宜的载畜率,延迟放牧及间歇休牧,确切的划区轮牧体系,放牧场和割草场等量配置,二时段饲养模式。

关 键 词:草地生产率  饲草质量  载畜率  放牧方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