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粤西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张苏峻,黎艳明,周毅,苏志尧.粤西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5).
作者姓名:张苏峻  黎艳明  周毅  苏志尧
作者单位:张苏峻,ZHANG Su-jun(广东省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广东,广州,510173;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黎艳明,LI Yan-ming(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520);周毅,ZHOU Yi(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520);苏志尧,SU Zhi-yao(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基金项目:广东省"森林生态科技研究和推广"专项项目 
摘    要:研究不同林龄桉树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分布对人工林土壤碳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12月,在粤西肇庆的1年生和3年生桉树人工林分别设置了100个调查样点,研究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林龄、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坡位、坡向的变化。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同一土层在各林龄间差异不显著。样点Ⅰ—A、Ⅰ—B、Ⅲ—A、Ⅲ—B有机碳密度分别为6.87±0.23、4.09±0.10、6.99±0.27和4.02±0.12 kg.m-2。(2)有机碳密度在样点Ⅰ—A、Ⅰ—B、Ⅲ—A、Ⅲ—B均服从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分别为23.91%、18.14%、27.00%和21.41%,变异程度皆属于中等变异。(3)除自然含水量和石砾含量外,有机碳密度与土壤理化因子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但不同取样点,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密度、电导率、pH值、土壤氮磷钾全量和有效量的相关性不尽一致;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对样点Ⅰ—A、Ⅰ—B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显著,表现出北坡显著高于南坡,下坡显著高于上坡,对样点Ⅲ—A、Ⅲ—B存在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4)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和地形因子可解释有机碳密度47%~60%的信息量,各样点的主要决定因子及作用大小不一致。

关 键 词:生态学  桉树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密度  影响因素  粤西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in Western Guangdong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ZHANG Su-jun,LI Yan-ming,ZHOU Yi,SU Zhi-yao.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in Western Guangdong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Forestry University,2010,30(5).
Authors:ZHANG Su-jun  LI Yan-ming  ZHOU Yi  SU Zhi-y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