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泰山黑虎峪灯下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时间动态研究
摘    要:泰山是物种资源丰富的名川大山,但关于泰山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甚少,选取泰山黑虎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明确该区域灯下昆虫的发生种类、发生动态、群落结构、多样性,为今后泰山的昆虫生态学以及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于2015年4~11月,在泰山黑虎峪区域内设置虫情测报灯,对该区域的昆虫进行诱集,统计不同时间段昆虫发生的种类和数量,对灯下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研究,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不同时间段的群落特征指数进行分类。期间共诱集到昆虫5230头,隶属8目50科147种。鳞翅目昆虫在群落中占的比例最大,为48.95%,其中夜蛾科为发生量最大、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相对多度为0.311,发生量占总昆虫群落物种的13.33%;昆虫物种丰富度动态变化分别在6月20日、8月9日、10月9日出现3个峰值,种群发生动态分别于6月20日、10月9日出现2个峰值;Shannon多样性指数H′于8月9日到达最大值,10月份以后开始随气温降低而降低;群落优势度指数C与H′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群落均匀度指数J与H′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对不同时期的昆虫群落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其结果显示:当阈值T=0.975时,可将总昆虫群落的20次调查结果聚为8类,分别为:A_1={5.10};A_2={7.19};A_3={6.20};A_4={8.09};A_5={8.19};A_6={7.09,6.29,10.19};A_7={10.09,9.19,9.09,9.29,6.10,8.31,10.31,7.30,5.21,5.31};A_8={5.01,11.09}。泰山黑虎峪区域内昆虫物种丰富度、发生数量、群落组成以及群落特征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于泰山昆虫多样性保护具有指导意义;聚类结果反应了各阶段物种种类、数量以及昆虫群落特征指数发生时间上存在的差异;聚类出现交替现象,反应了群落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非生物因素对昆虫群落动态的影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