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简单气象因子的干旱指数计算及其适用性分析
引用本文:刘爽,范兴科.基于简单气象因子的干旱指数计算及其适用性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4(1):242-251.
作者姓名:刘爽  范兴科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 杨凌 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 杨凌 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703);唐仲英基金会资助项目;陕西省现代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补助项目(2021GCZX-16)
摘    要:为建立可对短期干旱进行合理监测表征的气象干旱指数,从气象干旱发生的机制——水分供需矛盾(主要为降水量与蒸散量两大因素)出发,以旬尺度的蒸散缺水量占需水量的比值定义一个气象干旱指数——缺水度指数(WSI),潜在蒸散量(PET)采用气温(T,℃)及相对湿度(RH,%)两大极易获取的气象因子计算,同时利用陕西省30个气象站点2000—2020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WSI的适用性特征。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风和大气压的影响条件下,相对于Penman-Monteith方程,基于TRH估算PET误差较小,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值分别为1.17 mm和0.82 mm,但62.1%的数据计算结果偏小,部分站点80%以上数据偏小。对陕西省不同区域近年来旱情发展变化的研究表明,WSI能够识别出陕西省旱情易发区域及时段,同时对于短期干旱事件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较MCI指数能够更快地捕捉旱情发生,同时更加灵活简便,可以应用于气象干旱的监测预报和评估。

关 键 词:气象干旱  气温  相对湿度  缺水度指数(WSI  陕西省

Calculation and applicability analysis of drought index based on simpl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LIU Shuang,FAN Xingke.Calculation and applicability analysis of drought index based on simple meteorological factors[J].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2024(1):242-251.
Authors:LIU Shuang  FAN Xingke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