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福建黄果西番莲果腐病菌分离与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引用本文:林育钊,陈洪彬.福建黄果西番莲果腐病菌分离与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中国果业信息,2024,53(1).
作者姓名:林育钊  陈洪彬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
摘    要:为探究引起福建黄果西番莲发生果腐病的病原菌及生物学特性。经分离果实上的病原菌,用柯赫氏法评价致病性,观察形态特征、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再经过同源性分析与系统发育树构建,鉴定引起福建黄果西番莲果腐病的病原菌。另外,初步研究不同的温度、pH值、碳源、氮源等对果腐病菌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形态、系统发育学的鉴定,引起福建黄果西番莲采后果腐病的病原菌是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此外,28 ℃、6、葡萄糖、硝酸钾分别是L. theobromae菌落生长的最适温度、pH值、碳源、氮源。因此,本研究成果能为控制黄果西番莲果实采后病害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黄果西番莲  果实  果腐病  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生物学特性
收稿时间:2022/11/20 0:00:00
修稿时间:2022/12/2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果业信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果业信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