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淮海大豆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引用本文:赵晶云,任小俊,任海红,吕新云,刘小荣,马俊奎.黄淮海大豆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大豆科学,2022(3):266-273.
作者姓名:赵晶云  任小俊  任海红  吕新云  刘小荣  马俊奎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
摘    要:为了更好地利用大豆种质资源,以黄淮海大豆产区102份大豆新品系为材料,对14个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系的14个农艺性状中,四粒荚数变异系数最大,生育期最小,主茎节数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单株产量与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二粒荚数相关性最大,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0.10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6.5处,可将参试种质材料分为5个类群。类群Ⅰ为生育期较短类群,适宜于黄淮海北片种植;类群Ⅱ为百粒重较大的类群;类群Ⅲ为高产类群,可作为高产育种的亲本材料使用;类群Ⅳ包含材料数量最多,是黄淮海大豆产区普通类型;第Ⅴ类群底荚部位高、植株高大、生物产量高,可作为适于机械收获及牧草大豆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关 键 词:黄淮海地区  大豆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分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