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等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初步试验
引用本文:张履鸿,白汝娴.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等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初步试验[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62(1).
作者姓名:张履鸿  白汝娴
作者单位:东北农学院农学系植物保护教研组 (张履鸿),东北农学院农学系植物保护教研组(白汝娴)
摘    要:1.在实验室条件下,苏芸金杆菌、腊螟杆菌、杀虫菌粉3号各菌种的悬浮液对于卫茅巢蛾、稠李巢蛾及苹果巢蛾的幼虫,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2.以苏芸金杆菌对三种巢蛾幼虫的防治效果最显著。对卫茅巢蛾和稠李巢蛾幼虫经处理后72小时内均有可能达到100%的死亡率,对苹果巢蛾处理后96小时最高可达94.7%的死亡率。3.三种巢蛾幼虫对于苏芸金杆菌的敏感性各有不同,以卫茅巢蛾最为敏感,稠李和苹果巢蛾次之。例如卫茅巢蛾处理后72小时内死亡率可达50—100%,平均为75%,96小时各重复均为100%(表1);稠李巢蛾72小时内死亡率为42—60%,平均为55.5%,120小时始达100%(表1);苹果巢蛾72小时死亡率为41.1—89.4%,平均为60.6%,96小时死亡率的增加并不高(表6)。4.苏芸金杆菌对于巢蛾幼虫不仅有致死作用,也能引起幼虫的忌避作用。处理过的植株幼虫取食量极少,甚至完全不取食,因此也对植株起到保护作用。腊螟杆菌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类似的特点。5.同一菌种对于同种害虫的效果也可能不同,如曾经过虫体复壮的苏芸金杆菌T108-m 较之未经过虫体复壮的T112-a 对卫茅巢蛾老熟幼虫的效果为良(表2)。6.供试菌种对于甘兰夜蛾、粘虫及树莓夜蛾幼虫的效果均不良,可初步认为这些菌种不宜应用于防治夜蛾科的害虫。7.致病细菌的发挥效能以通过害虫消化道而破坏虫体组织为主。接触表皮效果如何尚不能肯定。8.研究中曾注意到病休血液的检查,但病症的表现、发病历程与虫体内部组织学和生理学上变化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9.不同浓度菌液、经复壮与未经复壮的菌系以及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于害虫可能出现的不同作用亦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