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圈形盘尾丝虫微丝蚴的检获及其形态学观察
引用本文:成源达,叶立云,肖兵南,曾衡秀.圈形盘尾丝虫微丝蚴的检获及其形态学观察[J].畜牧兽医学报,1986(2).
作者姓名:成源达  叶立云  肖兵南  曾衡秀
作者单位: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成源达,叶立云,肖兵南),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曾衡秀)
摘    要:本试验作了5头阳性黄牛颈静脉血溶血集虫检查和251头黄牛的耳血片的镜检,均未找到圈形盘尾丝虫微丝蚴,从皮肤分离则检获。用120头黄牛的皮肤检查,其检出率为76.92%。其中屠宰场66头黄牛,血液中未查到该微丝蚴,而取颈垂部皮肤组织分离,有58头牛是阳性,并符合剖检阳性的98.30%,水牛33头,皮肤分离与剖检均为阴性;用台氏液和生理盐水作分离培养液,其分离出微丝蚴的数量,前者是后者的2.5倍且分离也高20%;离体牛皮经-2℃~34℃七种温度处理4小时,均能分离出微丝蚴。将皮肤组织保存在台氏液中,放入4℃冰箱中,11天后,仍然能分离得到微丝蚴。微丝蚴在牛体各部位皮肤中的分布,以腹中线,肩峰,颈垂,前臂的密度大;从皮肤分离出来的微丝蚴其结构符合成虫子宫末端的微丝蚴,与Patnaik和Shastri的观察结果一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