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态旅游区定居牧民变迁环境适应研究——以新疆天山天池、那拉提为例
引用本文:姚娟,李建贵,柴军.生态旅游区定居牧民变迁环境适应研究——以新疆天山天池、那拉提为例[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11):2288.
作者姓名:姚娟  李建贵  柴军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科研管理处,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校前期资助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目的]定居和参与旅游业的生态旅游区牧民对新环境适应是其后续发展的基础.评价定居牧民的变迁环境适应水平,探讨旅游有序发展、定居工程目标实现、牧民增收的有效协调机制,为旅游与农牧业生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新疆天山天池和那拉提生态旅游区为实证点,以少数民族定居牧民变迁环境的感知与行为特征为测量工具,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参与旅游业的定居牧民变迁环境的适应问题.结果]定居牧民对变迁环境总体适应水平加权值为良,因子分析提取出社会文化、生产经营、政治与信息途径、培训、政策与制度五类因子综合评价少数民族定居牧民变迁环境的适应水平,其中社会文化因子适应水平最高,培训因子适应水平最低.结论]由游牧到定居的变迁中,政府与基层组织发挥引导职能,实施有效的培训方案提升牧民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业水平,促进生产方式转型,缩短牧民新环境的适应过程面临挑战.

关 键 词:适应  定居牧民  参与旅游业  生态旅游区
收稿时间:2010-11-25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新疆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新疆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