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形成机理——以哈尔滨段为例
引用本文:盖兆雪,孙萍,张景奇.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形成机理——以哈尔滨段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26(4):314-320.
作者姓名:盖兆雪  孙萍  张景奇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 土地管理研究所, 沈阳 110169
摘    要:为了揭示城市化进程中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形成机理,为区域土地利用配置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以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为例,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图谱法、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对研究区1996—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6年土地覆被以耕地为主,均占总面积的59%以上;其次为林地和建设用地;变化特征为耕地的非农化。(2)1996—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呈西北—东南向分布格局,以稳定型为主,且分布最集中,而后期变化型、反复变化型、持续变化型分布均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松花江和呼兰河沿岸附近。(3)1996—2016年高程、年平均气温等自然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最显著,其中1996—2006年各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强。(4)不同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主控因子有差异,耕地变化受高程、年平均气温影响较大,建设用地变化受与水域距离影响大。受自然、社会和距离等因子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分异特征显著,未来应强化对低高程和近水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时空格局  地理探测器  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