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与两系杂交植物Ⅵ.两系杂种小麦父母本雄性育性表现与恢保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刘雄伦,何觉民,戴君惕.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与两系杂交植物Ⅵ.两系杂种小麦父母本雄性育性表现与恢保关系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4).
作者姓名:刘雄伦  何觉民  戴君惕
作者单位:湖南杂交小麦研究中心
摘    要:对3份生态核雄性不育小麦、20份不同生态型父本及68份两系杂种在长沙进行一个年度或连续两个年度的分期播种试验,研究其育性表现及杂种双亲恢保关系.结果表明:3个不育系均属短日低温敏感型雄性核不育小麦,ES-9,ES-11属“浅不育”类型,ES-10属“深不育”类型;父本和杂种育性程度不同地受温度影响,年度内及年际间育性均有较大差异;3个不育系恢复源范围大小顺序依次为ES-11,ES-9,ES-10;南方麦区春性品种(系)具有较高的恢复能力,是3个不育系的共同恢复源.

关 键 词:生态遗传学  雄性不育  杂交  植物  小麦  亲本/两系杂交小麦  恢复系  保持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