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柑橘轮斑病菌防治药剂室内筛选及其对苯并咪唑类药剂的抗性分析
引用本文:刘凤娇,乔兴华,胡军华,周慧珍,陈力,王武,周彦.柑橘轮斑病菌防治药剂室内筛选及其对苯并咪唑类药剂的抗性分析[J].中国果业信息,2023,52(2).
作者姓名:刘凤娇  乔兴华  胡军华  周慧珍  陈力  王武  周彦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重庆市万州区植物保护与果树技术推广站,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重庆市万州区植物保护与果树技术推广站,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
基金项目:重庆柑橘轮斑病发生流行规律研究与综合防控技术攻关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2006-04);国家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CARS-26-05B)。
摘    要:为了筛选出柑橘轮斑病菌的有效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分离自重庆的WZ1菌株及分离自陕西的DS3菌株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9种药剂中25%咪鲜胺悬浮剂、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400g/L氟硅唑乳油、42%双胍.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个药剂对WZ1、DS3菌株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0.1mg/L;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g/L氟啶胺悬浮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等16种药剂的EC50<1mg/L,对WZ1、DS3菌株抑制作用强。WZ1菌株和DS3菌株对500g/L氟啶胺悬浮剂、10%抑霉唑水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可能存在抗药性差异。其中柑橘轮斑病菌DS3菌株β-tubulin基因第200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突变为酪氨酸可能导致该菌株对甲基硫菌灵和苯菌灵等苯并咪唑类药剂产生抗药性。本研究为柑橘轮斑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了药剂选择,为柑橘轮斑病抗性菌株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柑橘轮斑病菌  杀菌剂  抗药性机制
收稿时间:2023/3/14 0:00:00
修稿时间:2023/4/3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果业信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果业信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