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江淮地区苗木林地养鸡的生态效益
引用本文:陈志豪,闫晓明,何成芳,朱鸿杰,陶敬,陆钰.江淮地区苗木林地养鸡的生态效益[J].浙江农业科学,2016,1(3):389.
作者姓名:陈志豪  闫晓明  何成芳  朱鸿杰  陶敬  陆钰
作者单位:(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安徽 合肥230031; 2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230036)
摘    要:选择江淮地区郁闭度为05~07,林龄为5 a的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苗木林地,研究不同鸡养殖密度对林木生长、林下植被生物量以及土壤碳含量的影响,对该林牧共生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适度的林下养殖能促进苗木的生长和林地土壤碳的积累。林下养鸡促进了广玉兰胸径的增长,养殖密度为300 只·hm-2时,对苗木生长的促进最强,胸径增长量较对照组提高375%。林下养鸡对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和碳储量有一定影响,养殖密度为300,450和 600 只·hm-2时,林下植被生物量较试验前分别下降221%,784%和804%,林下植被碳储量较试验前分别下降217%,638%和659%。适宜的养殖密度能有效促进土壤总碳和有机碳含量的积累,养殖密度为300 只·hm-2时土壤总碳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401%和105%。综合分析得出,养殖密度以300只·hm-2为最佳,能有效促进苗木生长和土壤碳的积累,并控制对林地环境的破坏。

关 键 词:江淮地区    苗木林地    鸡养殖密度    生态效益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