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引用本文:周博,闫俊书,吴乐,王樱洁,宦海琳,周维仁,李垚.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31(2).
作者姓名:周博  闫俊书  吴乐  王樱洁  宦海琳  周维仁  李垚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哈尔滨,150030;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动物品种改良与繁育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IMP)对子代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爱拔益加(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肌苷酸,试验期30 d。试验结束前1周,母鸡产蛋率到达高峰期,连续收集7 d种蛋,共3 700枚种蛋孵化,孵化结束后,依据母代分组情况,选取孵化所得1日龄健康子代肉仔鸡3 000羽,分成4组,分别记为II(母代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子代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IN(母代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子代饲喂基础饲粮)、NI(母代饲喂基础饲粮,子代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和NN组(母代饲喂基础饲粮,子代饲喂基础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5羽。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NN组相比,II、IN和NI组子代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NN组相比,II、IN和NI组子代肉仔鸡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II组腹脂率显著高于NI组(P0.05)。3)与NN组相比,II、IN和NI组子代肉仔鸡胸肌、腿肌的红度(a*)和黄度(b*)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II组胸肌的亮度(L*)值显著降低(P0.05);IN和NI组胸肌和腿肌pH45 min显著提高(P0.05),IN和NI组胸肌pH24 h显著提高(P0.05),II、IN和NI组腿肌pH24 h显著升高(P0.05)。4)与NN组相比,II、IN和NI组21和42日龄胸肌和腿肌的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GPAT)基因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21日龄NI组胸肌和IN组腿肌的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42日龄II和IN组胸肌的ADSL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以上结果提示,种鸡及子代肉仔鸡饲粮添加外源肌苷酸对子代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能够提高肌肉pH,降低胸肌L*值,提高胸肌ADSL基因表达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子代肉仔鸡肉品质。

关 键 词:肌苷酸  母代效应  生长性能  肉品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