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自然护岸措施对提高河岸平衡坡度的作用——以重庆市长寿区桃花溪河岸为例
引用本文:朱蔚利,王云琦,雷声坤.近自然护岸措施对提高河岸平衡坡度的作用——以重庆市长寿区桃花溪河岸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10(3):36-42.
作者姓名:朱蔚利  王云琦  雷声坤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083,北京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基于分形理论土壤结构对坡面土壤抗侵蚀力学作用机理”(YX2011-26)
摘    要:为研究近自然护岸措施对河道岸坡稳定性的影响,以重庆市桃花溪河岸为例,通过布设自然原型护岸措施、天然材料织物垫护岸措施、土工织物扁袋护岸措施3种近自然护岸措施,并以裸地为对照,采用针对水力侵蚀的泥沙起动模型和针对重力侵蚀的土壤抗剪强度模型研究近自然护岸措施下的平衡坡度。结果表明:1)经过2年自然修复,由泥沙起动模型结合土壤抗冲试验得出3种护岸措施和对照河岸的岸坡相对平衡坡度依次为>34.9°、>33.3°、>32.3°、>25.5°,且护岸措施配合织物材料有利于措施布设前期岸坡抵抗水土流失;2)由土壤抗剪强度模型得出3种护岸措施和对照的岸坡相对平衡坡度依次为35.0°、26.2°、30.3°、19.9°;3)3种护岸措施下抵抗水力侵蚀的岸坡相对平衡坡度均大于抵抗重力侵蚀的岸坡相对平衡坡度,故抵抗重力侵蚀的土壤抗剪强度模型更适合模拟当地近自然护岸措施下岸坡相对平衡坡度,3种近自然护岸措施下岸坡相对平衡坡度比对照分别提高15.1°、6.3°、10.4°。

关 键 词:河道护岸  土壤侵蚀  相对平衡坡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