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油稻免耕种植模式的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
引用本文:赵杨,戴力,李超,高杜娟,匡炜,梁玉刚,陈友德,方宝华.油稻免耕种植模式的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8(5):507-512.
作者姓名:赵杨  戴力  李超  高杜娟  匡炜  梁玉刚  陈友德  方宝华
作者单位:1.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2.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5;3.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J50335)
摘    要:2016年,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免耕试验基地开始设计不同种植模式处理;2018—2020年,采集冬闲–稻(IR)、冬闲–稻–稻(IRR)、油–稻(OR)、油–稻–稻(ORR)等4种油稻种植模式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的容重、微团聚体、养分和酶活性,探究免耕条件下不同油稻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2019年,同一年内不同油稻种植模式土壤容重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0年,IR和IRR的土壤容重显著高于OR和ORR的;2020年,OR和ORR的0.250~1.000mm粒级微团聚体质量分数较2018年的分别降低了52.04%和49.41%,不同种植模式对大粒级(>0.010mm)微团聚体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大,对小粒级(<0.010mm)的影响较小;2018、2019年,同一年内4种种植模式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0年,ORR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同一年内,OR、ORR的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显著低于IR、IRR的,ORR的土壤纤维素酶、磷酸酶活性均较IRR的高。可见,免耕条件下,油–稻和油–稻–稻种植模式可减缓土壤的...

关 键 词:油稻种植模式  免耕  土壤容重  微团聚体  土壤养分  酶活性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