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丹江口库区坡耕地玉米间作模式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
引用本文:李涛,戢正华,蔡建波,夏文建,薛利红,余文畅,林杉.丹江口库区坡耕地玉米间作模式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7):77-81.
作者姓名:李涛  戢正华  蔡建波  夏文建  薛利红  余文畅  林杉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湖北十堰442000,湖北省十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湖北十堰442000,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南昌330200,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14,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湖北宜昌443005,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摘    要:2013—2015年连续3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Zea mays L.)单作、玉米间作白芷(Angelica dahurica)、玉米间作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对丹江口库区坡耕地地表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玉米间作模式对坡耕地地表氮、磷有显著的阻控作用,并可有效降低水土流失。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间作白芷和玉米间作甘薯的径流总氮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32.09%和20.37%,径流总磷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32.08%和18.40%,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了9.18%和11.05%。玉米间作白芷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玉米间作甘薯,分别是玉米单作的4.24和2.73倍。从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控制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玉米间作白芷模式是丹江口库区较合理的生态种植模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 键 词:玉米(Zea  mays  L.)  间作模式  坡耕地  阻控作用  经济效益  丹江口库区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maize intercropping patterns on sloping farmland in Danjiangkou reservior area
LI Tao,ZHE Zheng-hua,CAI Jian-bo,XIA Wen-jian,XUE Li-hong,YU Wen-chang,LIN Shan.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maize intercropping patterns on sloping farmland in Danjiangkou reservior area[J].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0,59(7):77-81.
Authors:LI Tao  ZHE Zheng-hua  CAI Jian-bo  XIA Wen-jian  XUE Li-hong  YU Wen-chang  LIN Sh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