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玉米生物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引用本文:颜 雄,彭新华,张杨珠.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玉米生物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3,27(2):120-125.
作者姓名:颜 雄  彭新华  张杨珠
作者单位: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沙41012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330200
3.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沙,410128
4.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进贤,331717
5.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南京,210095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湖南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基于江西进贤旱地长期施肥定位试验田,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养分吸收与分配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土壤pH值下降,不合理施肥使土壤养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有效缓解土壤酸化,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有效养分含量.(2)与对照相比,N处理降低了玉米籽粒、穗轴、秸秆和根茬的生物量,而均衡施肥(NPK、2NPK)及有机肥处理(NPKOM、OM)使玉米籽粒增产1.1~2.9倍,并提高了其他器官的生物量.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及N、P养分对玉米籽粒的产量影响显著,土壤K养分对玉米生物量影响相对较小.(3)玉米对N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籽粒和秸秆,分别占总吸N量的41.8%~61.3%和30.3%~48.4%,P在籽粒中的吸收量高达61.8%~73.9%,K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秸秆,占总吸K量的51.4%~67.9%.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则显著促进了作物各器官对养分的吸收和提高作物产量.作物养分的收获指数为P>N>K.

关 键 词:长期施肥  玉米生物量  养分吸收  红壤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s on Maize Biomass and its Nutrient Uptake in Red Soil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