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鹅凰嶂季雨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
引用本文:于耀泓,刘悦,王艺颖,何茜,周庆,林子湛,赵倩,莫其锋.鹅凰嶂季雨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9):139-147.
作者姓名:于耀泓  刘悦  王艺颖  何茜  周庆  林子湛  赵倩  莫其锋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2;CFERN广东鹅凰嶂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 阳江 529631;CFERN广东鹅凰嶂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 阳江 529631;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东 阳江 529631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广东林业生态监测网络平台建设项目(2019KJCX021,2020-KYXM-09)。
摘    要:为了解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剖面垂直分布规律,量化了广东鹅凰嶂季雨林不同空间位置的0~10、10~30、30~60和60~100 cm土层的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他理化因子。结果表明:鹅凰嶂季雨林土壤4个土层平均总有机碳含量为22.73 g·kg-1,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为2.96 g·kg-1。0~10与10~30 cm土层土壤的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差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土壤剖面表现的大小关系为:0~10 cm(30.60 g·kg-1)>10~30 cm(19.44 g·kg-1)>30~60 cm(16.31 g·kg-1)>60~100 cm(15.63 g·kg-1)。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大小关系为:0~10 cm(3.16 g·kg-1)>10~30 cm(2.34 g·kg-1)>30~60 cm(0.81 g·kg-1)>60~100 cm(0.40 g·kg-1),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呈现随土层加深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优于0~30 cm土层的土壤。坡向和坡度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影响均不显著。土壤含水量、土壤全磷含量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影响极显著(P<0.01),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易氧化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揭示了土壤有机碳与易氧化有机碳存在不一样的空间横向分布规律,可为该区域准确估算森林土壤碳储量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关 键 词:鹅凰嶂  土壤总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收稿时间:2021/7/18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