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凤丹’南移福建的适应性分析
引用本文:谢一青,吴庆锥,余孟杨,黄勇,林翔,李志真.‘凤丹’南移福建的适应性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2):592-598.
作者姓名:谢一青  吴庆锥  余孟杨  黄勇  林翔  李志真
作者单位:1.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0122.福建省明溪县林业总公司,福建明溪 3652003.福建省清流国有林场,福建清流 3653004.福建富之卿牡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003
基金项目:福建省林业科研项目(闽林科[2015]1号)。
摘    要:连续3 a对从安徽亳州南移至福建不同地区种植的‘凤丹’(Paeonia ostii ‘FengDan’)的物候、生长性状及结籽性状等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凤丹’能适应福建的高温高湿气候和土壤条件,引种后第2年能正常开花结实,保存率在86.73%~91.60%,物候期比原产地提前约10 d。‘凤丹’的生长及结籽性状在5个引种试验地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凤丹’籽油中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明显,其中α-亚麻酸含量均较高,达39.97%~43.06%。相关分析表明,‘凤丹’幼林的生长、结籽性状及单株产籽量与生境因子相关不密切,仅出仁率受海拔、纬度、年均温度及土壤全氮的综合影响。‘凤丹’在福建未能获得较好的产量,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闽北政和引种地的4年生、5年生和6年生‘凤丹’单株产籽量分别仅为11.49、39.58、30.74 g,在福建地区建议暂不以发展油用牡丹为目的推广‘凤丹’牡丹。

关 键 词:‘凤丹’  引种试验  福建  南移  适应性  
收稿时间:2020-01-08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