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虫棉在大荔县的发展及栽培技术
引用本文:孔瑞仙,王惠琴.抗虫棉在大荔县的发展及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01,28(9):38.
作者姓名:孔瑞仙  王惠琴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农技中心,715100
摘    要:大荔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 ,进入 90年代以来 ,棉铃虫严重发生 ,成了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 1 996年我们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了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 2 9,示范种植 6.67公顷 ,当年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1 2 5 kg,减少防治费用 80 %。公顷节资 1 5 0 0元。1 997年在埝桥乡零星种植 3.3公顷。平均公顷产皮棉 90 0 kg。减少防治费用 75 %。产量与常规棉相当。 1 998年我们改进了栽培技术 ,在我县推广种植 33B抗虫棉 1 333公顷。同时 ,我们进行了 33B、国抗 95 - 1、中棉所 2 9、中棉所 30、中棉所 1 9(对照 )的抗虫棉品比试验。试验…

修稿时间:2001年2月9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