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戴云山南坡不同海拔森林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何中声,谷新光,江蓝,徐道炜,刘金福,李文周,陈文伟.戴云山南坡不同海拔森林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44(7):107-116.
作者姓名:何中声  谷新光  江蓝  徐道炜  刘金福  李文周  陈文伟
作者单位: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生态与资源统计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550、31770678),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01367),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项目(KH1401450)
摘    要:  目的  探讨土壤细菌群落在戴云山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900 ~ 1 500 m)分布特征,为理解海拔影响森林土壤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基于高通量测序探讨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分析环境因子对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过程。  结果  (1)随海拔升高,土壤全磷含量总体呈逐渐递减;土壤有效磷含量整体呈单峰模式;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呈双峰变化趋势。(2)不同海拔中土壤细菌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 > 10%)。(3)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如物种数、Chao1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ACE指数沿海拔梯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1 100 m处达到峰值,且达到显著水平(P < 0.05)。(4)微生物共现网络分析表明戴云山不同海拔土壤优势细菌群落具有明显模块化结构,关键类群包括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的部分属,其中变形菌门的细菌关键类群最多。  结论  海拔、坡度、pH值、土壤全氮、水解氮和土壤有效磷是驱动不同海拔森林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关 键 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冗余分析    共现网络分析    海拔梯度    戴云山
收稿时间:2020-09-14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