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发酵饵料对中华圆田螺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引用本文:孙涛,陈李婷,邓小红,樊荟慧,陈静,宾石玉.发酵饵料对中华圆田螺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饲料研究,2023(8):50-53.
作者姓名:孙涛  陈李婷  邓小红  樊荟慧  陈静  宾石玉
作者单位:1.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541006;2.广西全州县水产技术推广站541500;3.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4100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YFD1100106、2021YFD1100107);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编号:桂科AA17204095-6);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22JGZ113)。
摘    要:试验旨在探讨发酵饵料对中华圆田螺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25 g的中华圆田螺6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螺。A组、B组田螺分别饲喂基础饵料和发酵基础饵料。试验期20 d。试验结束,取田螺肠道内容物,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显示,A组、B组田螺的成活率均为100%。与A组相比,B组田螺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均有所提高,饵料系数降低(P>0.05)。高通量测序得到有效序列共375 141条,序列长度为416~455 bp。将有效序列进行聚类并划分,对OTU进行统计,发现每组样品的OTU覆盖率均在99.9%以上。A组、B组田螺肠道丰富度最高的前6个细菌门类依次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A组、B组田螺肠道排名前5的菌属为变形菌属、拟杆菌属、厚壁菌属、软壁菌属和衣原体,与A组相比,B组田螺丰度前5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有提高,其中厚壁菌属和衣原体显著提高(P<0.05)。B组OTU数量、Chao1指数、Simpson指数均高于A组(P>0....

关 键 词:发酵饵料  中华圆田螺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