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稻田黄毛鼠种群动态及繁殖特点
引用本文:余全茂,刘思松.稻田黄毛鼠种群动态及繁殖特点[J].植物保护,1997,23(3):47-49.
作者姓名:余全茂  刘思松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农业局
摘    要:闽西山区稻田以黄毛鼠为优势种,占86.2%。黄毛鼠有近水生活习性,早晨和傍晚活动频繁,食性杂,以取食水稻为主。年度间发生量较平稳,月间捕获率因食料关系有一定差异。一年中以3、4月份和8、9、10月份两个时期为繁殖高峰,繁殖指数下半年比上半年高。怀孕雌鼠以成年组妊娠率最高,其次为老年组、亚成年组。怀孕雌鼠一般年产仔2~5胎次,极限为6胎次,平均每胎产仔数为5.52±1.62。雄鼠睾丸下降以亚成年组为始见,一年中以3~9月份睾丸下降率较高,12~1月份较低。雌雄性比为1:1.35。

关 键 词:黄毛鼠  稻田  种群动态  繁殖特征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