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引用本文:李梅,苗润莲,张惠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J].农业考古,2015(1):312-317.
作者姓名:李梅  苗润莲  张惠娜
作者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4JGB052)”
摘    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其概念仍存在一些争议,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兴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作为京津冀产业带的重要节点,是北京极少保存下来的皇家贡果产地之一,是典型的永定河流域沙地农业生态系统,保存相对完整的农耕民俗文化,具有农业文化遗产开发的独特优势。该区域申报农业文化遗产对打造皇家贡品文化保护与传承基地,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文化旅游业,提升区域形象和文化品位,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影响,而在遗产开发过程中须处理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应积极申报"永定河下游皇家贡果文化系统",建设"中国农业文化博览园",打造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保护好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北京市大兴区  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与开发  建议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