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北燕麦主栽品种生产性能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引用本文:武永祯,张斌,王霞,葛军勇,李云霞,左文博,董占红,田长叶.华北燕麦主栽品种生产性能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8(3).
作者姓名:武永祯  张斌  王霞  葛军勇  李云霞  左文博  董占红  田长叶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摘    要:【目的】华北地区燕麦播种面积占全国85%以上,分析本地区燕麦主栽品种的生产性能及其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对充分利用这些种质及制定下一步育种目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本文对华北区20个燕麦主栽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裸燕麦品种有3种熟期类型,缺乏极早熟、极晚熟熟期类型的品种。早熟型品种"坝莜6号"等,中熟型"坝莜1号"等,晚熟型"坝莜3号"等较好满足了当前不同生态类型区对高产品种的需求,"坝燕4号"皮燕麦品种较好的满足了当前畜牧业对优质粗饲草料的需求。燕麦17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狭窄,旗叶硬度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4388,其他性状较低,但抗病性较强,2年试验结果基本没有出现感病现象;7个数量性状中主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株高性状变异系数较小。在欧式距离12.25时聚成4类:类群I可作为选育高秆、大穗燕麦的优良亲本,类群II可作为多目标性状选育的优良亲本,类群III可作为高杆饲草型品种的优良亲本,类群IV可作为皮、裸燕麦种间杂交的优良亲本。7个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百分率达到91.14%,第1个主成分反应产量,第2主成分反应粒数,第3主成分反应株高,第4主成分反应分蘖。【结论】当前燕麦主栽品种缺乏矮秆抗倒高产类型与高杆大叶抗倒饲用类型,在今后燕麦品种培育过程中要引进具有相关性状的资源材料。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