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PCR-RFLP技术分析H-FABP基因在5个猪群体中的多态性
引用本文:吴华莉,涂尾龙,曹建国,都启晶,常华,羊兆洪,谈永松.基于PCR-RFLP技术分析H-FABP基因在5个猪群体中的多态性[J].西南农业学报,2018(1).
作者姓名:吴华莉  涂尾龙  曹建国  都启晶  常华  羊兆洪  谈永松
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种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淮安洪泰良种猪繁育有限公司;
摘    要:【目的】肉质是猪肉的重要经济指标,肌内脂肪(IMF)含量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H-FABP基因是调控猪肉IMF含量的候选基因。【方法】本实验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H-FABP基因多态性,并检测该基因在5个猪群体:杜洛克(100头)、长白(80头)、大白(150头)、申农(80头)、梅山(140头)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结果】H-FABP基因在杜洛克、大白、申农猪群体中检测出DD、Dd和dd 3种基因型。在杜洛克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DD(0.02)、Dd(0.23)和dd(0.75);在大白猪群体中基因型频率DD∶(0.25)、Dd(0.49)和dd(0.26);在申农猪群体中基因型频率:DD(0.10)、Dd(0.30)和dd(0.60)。在长白猪群体中检测的所有样品为dd型;在梅山猪群体中检测的所有样品为DD型。【结论】H-FABP基因在5个猪群体中呈现不同基因型。在长白猪和梅山猪群体中呈现偏态现象。在杜洛克和申农猪群体中主要为dd型,在大白群体中主要为Dd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