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甘肃省天然草场有毒植物及防治
引用本文:何毅.甘肃省天然草场有毒植物及防治[J].中国草食动物,2001,3(1):30-31.
作者姓名:何毅
作者单位:甘肃省动物营养研究所,
摘    要:甘肃省位于我国内陆,黄河、长江的上游。地理位置N32°36′~42°27′,E92°10′~108°43′,境内地貌类型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据调查资料表明,甘肃省分布的种子植物约203科,993属,3 867种,其中草场植物约2 303种,分属155科743属。这些植物的70%可作为牧草。 甘肃省有160万hm2天然草场。近20年来草场的退化现象比较显著。初步估计退化面积已达全省草场总面积的60%以上。草场退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毒害草的比例增加。如何有效地控制毒草蔓延,减少其对畜牧业和草场所带来的损失,是维护草原生态环境确保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1 甘肃省草场有毒植物种类 甘肃省草场的主要有毒植物约有78科187属312种(不包括栽培种和仅对家畜有机械性伤害的种),其中重要有毒植物有46种,分属17科26属。对甘肃天然草场危害较严重的主要为瑞香科的狼毒,豆科的黄花棘豆、甘肃棘豆、小花棘豆,禾本科的醉马草和壳斗科的栎属植物。棘豆和栎叶列于我国“三大灾害毒草”之内。 除上述重要有毒植物外,对甘肃省草场影响较大的有毒植物还有毛茛科、大戟科、杜鹃花科、麻黄科、马桑科、龙胆科、豆科黄芪属、百合科萱草属、藜芦属等科、属以及蕨类和裸子植物门的某些植物。豆科植物中黄芪属植物目前被确认有毒的为17种,甘肃省分布6种,直立黄芪的栽培种沙打旺具低毒,虽作为饲草,但应避免单喂。 2 有毒植物的分布 有毒植物种的分布与生境条件相关。据粗略统计,草场植被中草甸草场的有毒植物种类最多,占草场有毒植物种总数的42%;灌丛草场占11.7%;草原草场占3.1%;荒漠仅占1.8%。其余的分布在林下、沼泽、浅水、村庄周围和田间。各类草场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如下。 2.1 亚高山草甸草场有黄花棘豆、甘肃棘豆、紫云英、披针叶黄华、乌头、铁棒槌、露蕊乌头、北乌头、甘青乌头、泽漆、大戟、狼毒、山莨菪、黄花蒿、烟管头草、额河千里光、醉马草等。亚高山草甸分布在甘肃省天水、临夏、甘南、定西的岷县、漳县以及祁连山区海拔2 000~3 500 m地带。

关 键 词:甘肃  天然草场  有毒植物  种类  分布  防治  综合利用
文章编号:1007-9726(2001)01-0030-02
修稿时间:2000年5月16日

The poisonous plants and their control on natural grassland in Gansu province
He Yi.The poisonous plants and their control on natural grassland in Gansu province[J].China Herbivores,2001,3(1):30-31.
Authors:He Y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