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京市紫椴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引用本文:许 梅,董树斌,张德怀,等.北京市紫椴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5(8):81-88.
作者姓名:许 梅  董树斌  张德怀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自然保护区学院;四川省会东县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市密云雾灵山自然保护区
基金项目:北京市全国第二次重点保护植物调查项目
摘    要:【目的】揭示北京市紫椴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种群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方法】在北京玉渡山和雾灵山设置有代表性的紫椴样方(20m×20m)12个,按照胸径(DBH)将样方内的紫椴划分为幼树(0cmDBH≤8cm)、小树(8cmDBH≤16cm)、中树(16cmDBH≤24cm)和大树(DBH24cm)4个年龄阶段,应用偏离指数、Morisita指数、扩散系数及负二项参数、Cassie指标、平均拥挤度和聚块性指标等聚集强度参数,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尺度(1m×1m,2m×2m,2m×4m,4m×4m,5m×5m,5m×10m,10m×10m)下紫椴种群的格局类型及聚集强度,并采用双项轨迹方差法(TTLV)分析其格局规模。【结果】大多数样方中的紫椴均呈聚集分布。在"幼树-小树-中树-大树"的生长过程中,紫椴种群均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度由大变小。聚集强度随取样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在5m×5m的取样尺度下聚集强度最大;空间分布的小斑块直径为35m,大斑块直径为270m。【结论】紫椴种群的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随着林层的增高由聚集分布逐渐向随机分布过渡。种群管理应以聚集规模为依据,促进团块状更新,保持种群的聚集性生长,还需加强对幼树的抚育和对老龄个体的病虫害防治。

关 键 词:紫椴  聚集分布  聚集度  尺度  格局规模  北京市
收稿时间:2016/7/4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