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伊犁河谷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作者单位:;1.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2.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3.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4.察布查尔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摘    要:【目的】研究伊犁河谷稻区节肢动物群落及各亚群落结构、时序格局和变化规律,为水稻生境昆虫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度和主分量方法,分析该稻区不同模式节肢动物群落。【结果】共获节肢动物21 258头,隶属于2纲,10目,28科,31属,35种,生态调控型(记"A模式")、常规管理型(记"B模式")和粗放管理型(记"C模式")三种模式下节肢动物物种数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A、C模式物种数明显高于B模式。在发生量方面,A、B、C模式差异显著(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水稻生境中,主要天敌为蜘蛛类且对稻水象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控害能力较弱;在群落特征指数和时序格局方面,A、C模式节肢动物群落较B模式,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偏高,表明人工干预越少,节肢动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越大,生态系统越稳定;B模式下,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最低,而优势集中性指数最高,表明该生境部分节肢动物种群分布较集中、数量大,生态系统趋于简单化,优势种害虫易爆发成灾。【结论】外界干涉越频繁,对节肢动物的分布、物种类群多样性均不利,节肢动物结构较单一,生态系统越不稳定;影响伊犁河谷稻区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主要因子为植食类、捕食类亚群落。

关 键 词:伊犁河谷稻区  群落结构  时序格局

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Paddy Fields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Models in Yili River Valle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