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灰色关联综合评价
引用本文:杨 晓,李锦华,朱新强,余成群.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灰色关联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80-84.
作者姓名:杨 晓  李锦华  朱新强  余成群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科技专项“西藏主要栽培豆科牧草繁育研究与示范”(Z2013C02N02),“抗霜霉病苜蓿品种的示范与推广”(2012F4001002)。
摘    要:针对西藏"一江两河"高海拔地区豆科牧草种植需求,应用灰色关联综合分析,用总生长高度、茎叶比、鲜干比、越冬率、鲜草产量等指标构建品种评价模型,对20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在该地区的生产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的综合表现较好的有‘雷西斯’、‘苜蓿王’、‘中兰1号’、‘德宝’、‘赛特’等品种,而‘阿尔冈金’、‘杜普梯’、‘皇后’、‘博勒维’等品种生产性能较低。评价指标中所占的权重顺序为茎叶比总生长高度鲜干比越冬率鲜草产量。

关 键 词:“一江两河”  紫花苜蓿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生产性能
收稿时间:2014/5/30 0:00:00
修稿时间:2014/5/30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