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90—2020年于桥水库流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驱动力
作者姓名:刘凯  杨琰瑛  师荣光  李青  吴犇  郑宏艳  米长虹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1;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控制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91;天津市于桥水库管理中心, 天津 300074;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天津 30019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264)
摘    要:景观格局时空演变是土地利用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剖析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对流域土地利用管理及水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于桥水库流域1990、2000、2010年和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半变异函数法和移动窗口法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景观破碎度、斑块形状和多样性变化,并使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0—2020年,于桥水库流域内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和林地的面积分别增加了588.89%、24.19%和0.83%,耕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减少了15.14%、5.96%和3.13%。1990—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大幅增长,耕地、草地等大幅减少。2010—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的增长速率放缓,林地开始增加。30年间,整体景观水平上,流域景观破碎度和多样性增加,景观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类别水平上,耕地及草地破碎化,景观斑块形状更加复杂。城镇建设用地斑块密度指数(PD)和最大斑块指数(LPI)增加,平均斑块面积指数(MPS)大幅下降。于桥水库周边和遵化市城区是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两个中心。流域内景观格局变化与人口密度、农村人口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及年降雨量等社会和自然因素密切相关。城镇化和于桥水库水质保护工程是驱动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于桥水库流域,景观格局,移动窗口分析,灰色关联分析,驱动力
收稿时间:2021/11/4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