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陈建明,庞英华,张珏锋,朱徐燕,黄锡志,冯帆,朱建杰.不同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5(2):148-153.
作者姓名:陈建明  庞英华  张珏锋  朱徐燕  黄锡志  冯帆  朱建杰
作者单位: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专题(2012BAD27B00);杭州市农业科研攻关项目(20120232B49);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前瞻性项目
摘    要:为了明确双季茭白(秋茭)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不同生育期不同灌溉水位相结合的4种灌溉处理方式,即处理Ⅰ:分蘖前中期、分蘖后期、孕茭期和采收期的水位分别为4~5,1~2,8~9和1~2 cm;处理Ⅱ:4~5,4~5,14~15和4~5 cm;处理Ⅲ:8~9,4~5,14~15和4~5 cm;处理Ⅳ(对照):14~15,8~9,19~20和8~9 cm,比较研究了这4种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Ⅰ,Ⅱ和Ⅲ的株高明显低于处理Ⅳ,分蘖数则明显多于处理Ⅳ,前3个处理间的株高、分蘖数差异不显著。4个处理间的壳茭重、净茭重差异不显著,但3个节水灌溉处理的净茭长度和宽度明显较大。处理Ⅱ和Ⅲ的产量比处理Ⅳ分别增加0.79%和3.87%,处理Ⅰ的产量略低于处理Ⅳ。本研究表明,与传统灌溉方式(处理Ⅳ)相比,在茭白植株分蘖期、孕茭期和采收期分别减少30%~50%的灌溉水量,可以明显降低茭白植株的株高,增加分蘖数与茭白产量。据此,提出的双季茭白(秋茭)节水灌溉技术是可行的,并可节水30%~50%。

关 键 词:双季茭白  灌溉方式  生长  产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