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种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引用本文:霍灿灿,朱栗琼,招礼军,甘远东,黄相玲.三种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J].热带农业科学,2023(2):1-7.
作者姓名:霍灿灿  朱栗琼  招礼军  甘远东  黄相玲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560061);
摘    要: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台湾大叶罗汉松、金钻罗汉松和罗汉松的不同土层深度根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差异,分析罗汉松复杂的共生体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为罗汉松的栽培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种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在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指标中0~10 cm>10~20 cm>20~30 cm,其中罗汉松10~20 cm土层AWCD值最大,金钻罗汉松在20~30 cm土层中AWCD值最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同种不同土层深度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模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种罗汉松在10~20 cm土层下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模式差异显著,主要是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三大碳源。在同种不同土层深度下Shannon多样性指数10~20 cm明显高于0~10 cm、20~30cm土层,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各土层深度下差异不明显。说明10~20cm土层是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分布层,是微生物发挥根际效应的主要场所。

关 键 词:Biolog  罗汉松  主成份分析  碳源  土壤微生物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