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土壤盐碱化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作者姓名:杨洪涛  安丰华  赵丹丹  张璐  朱文东  杨帆  王志春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130102;2.中国科学院大学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210,41771250,4170133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1200);吉林省技术开发项目(20180201012SF);国家科技基础专项(2015FY110500)
摘    要:松嫩草地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次生盐碱化现象。盐碱化与次生盐渍化导致草地生物量急剧下降,许多优质牧草(如羊草等)消失,严重影响该区域畜牧业的发展,因此改良盐碱土,发展人工草地已成为该区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鉴于吉林西部草地的气候与土壤特点,本研究选择砂土改良之后建植的人工草地,开展了土壤盐碱化对紫花苜蓿生物学特征影响的研究。采用大地电导率仪(EM38)将研究区域分成3个盐碱程度(轻度、中度与重度);测定土壤(1.0m深度)盐碱指标,并对紫花苜蓿生物学特征进行长期调查。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的生长速率、生物量、鲜干比(FWR)、Na/K和叶绿素(SPAD)与土壤盐碱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土壤盐碱程度的增加,紫花苜蓿第一茬的生长速率由1.70cm·d^-1显著降低到0.40cm·d^-1(P<0.05),而第二茬的生长速率则由1.40cm·d^-1降低到0.45cm·d^-1;SPAD由62.3下降到53.2;Na/K由1.49减小到0.78;生物量(干重)由1.88t·hm^-2降低到0.20t·hm-2;鲜干比由2.59降低到1.80;而随着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增加,紫花苜蓿的茎叶比由1.72增加到了2.61。因此,土壤盐碱化降低了紫花苜蓿产量与品质。本研究结果可为盐碱化土地的利用以及盐碱化人工草地生产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土壤盐碱化  紫花苜蓿  生物学特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