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紫色水稻土胡敏酸的形成——稻草腐解试验
引用本文:赵光,唐晓红,吕家恪,罗友进,魏朝富.紫色水稻土胡敏酸的形成——稻草腐解试验[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2).
作者姓名:赵光  唐晓红  吕家恪  罗友进  魏朝富
作者单位: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2.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分校城乡建设学院,四川,都江堰,61183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土壤腐植酸类物质的形成是土壤固碳的重要过程,但对腐植酸类物质形成过程的了解仍不甚清楚,为了丰富土壤腐植酸类物质形成理论,采用富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固态交叉极化-魔角旋转~(13)C-核磁共振光谱技术分析了紫色水稻土稻草腐解过程中胡敏酸的波谱学特征.结果表明,稻草腐解的前期,胡敏酸的红外光谱所有吸收峰(3 364、2 933、1 653、1 599、1 508、1 461、1 421、1 331、1 225、1 126、1 033 cm~(-1))强度皆有明显减弱,核磁共振光谱的烷基、多羟基和芳基的共振峰明显减弱且甲氧基的共振峰显著增强,即表明提取的胡敏酸为类胡敏酸的木质素;随着腐解的进行,胡敏酸的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强度皆显著增强,核磁共振光谱的烷基、芳基和羰基的共振峰增强,即表明此时的胡敏酸已是以木质素残体为核心并结合烷基、酰胺以及糖类物质反应形成的高分子聚合体;稻草腐解的后期,胡敏酸的红外光谱的2 933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减弱,1 65l、1 599、1 508、1 461、1 422和1 224cm~(-1)处的吸收峰小幅增强,核磁共振光谱的烷基共振峰减弱,甲氧基共振峰增强,表明此时的胡敏酸发生脱烷基(主要是甲基)过程.因此,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与核磁共振光谱共振峰强度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稻草腐解过程紫色水稻土胡敏酸的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紫色水稻土胡敏酸的形成过程符合木质素学说.

关 键 词:稻草  腐解  胡敏酸  波谱学

The Formation of Humic Acids in Purple Paddy Soil-Based on Decomposition of Rice Straw
Abstract:
Keywords:rice straw  decomposition  humic acids  spectroscopy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